Hamburg, Germany
duoasimut@web.de




Duo Asimut

Sijia Ma und Camilla Busemann

我們的室內樂二重奏

Duo Asimut-按鍵和琴弦雙重加電

兩人成立於2019年。

對於大學的大型合奏項目,它在音樂和人類方面都立即引起人們的注意。 在長期尋找合適的室內音樂合作夥伴之後,馬思佳和卡米拉·布塞曼(Camilla Busemann)找到了彼此,並決定長期合作。

二人組中的東亞和中歐文化。 在這種情況下,這非常合適。 他們甚至具有相同的幽默感,因此儘管認真認真並進行了相關的討論,但彩排中卻充滿了笑聲。 二人組也將這種動力帶到了舞台上。

戲劇性和明亮度-通過共同努力,實現了翻倍的效果。

 

馬思佳

馬思佳1996年出生於中國。 4歲那年她上了第一堂鋼琴課。 在他們的祖國,他們教了尼古拉·克雷扎諾夫斯基教授和謝爾蓋·卡拉切夫教授。

12歲時,她還在魏瑪(Weimar)的格里高里·格魯茲曼(Grigory Gruzman)教授上了鼓舞人心的課程。 這就是為什麼她在學習之前經常在德國呆幾個星期或幾個月。 2011年,她還通過了Belvedere Palace音樂高中的入學考試。

自2013年10月以來,她一直在漢堡音樂和戲劇大學學習。 首先是Caroline Weichert教授,現在是Hubert Rutkowski教授。 現在,她以最高的分數完成了學士學位課程,現在是碩士學位。

馬思佳在9歲時贏得了她在中國的第一場比賽。 除其他事項外,馬思嘉於2017年在漢堡獲得施坦威推廣獎。 今年,她在Elise Meyer基金會的比賽中獲得了第一名。

馬思佳與謝爾蓋·奧西彭科,托比亞斯·科赫,阿列克謝·盧比莫夫,伯恩德·格茨克和卡爾·海因茨·卡默林等著名鋼琴家完成了大師班。

作為獨奏家和室內音樂家,她曾在多個國家演出音樂會。 這些邀請包括參加大型節日的邀請,例如華沙的莫扎特音樂節和漢堡的肖邦音樂節。

自2017年9月起由HfMT漢堡職業中心資助。 自2018年4月以來,她一直得到吉塞拉和埃里希·安德烈亞斯基金會的支持,自2019年4月以來一直是DAAD獎學金的持有者。

她不僅關心現代音樂會的盛大舉辦,而且還通過歷史樂器的出現展示了她的多樣性。

網站

卡米拉·布塞曼(Camilla Busemann)

卡米拉·布塞曼(Camilla Busemann)於1992年出生於施塔恩貝格(Starnberg),四歲時開始拉小提琴。在七歲的時候,她還從母親那裡學習了豎琴課程。

小提琴家在一個音樂家家庭中長大,她於2008年在柏林卡爾·菲利普·伊曼紐爾·巴赫音樂高中通過了入學考試,在那裡她由漢斯·埃斯勒音樂大學的約翰內斯·基特爾教授教授。

高中畢業後,她開始在漢堡音樂大學學習。最初,她是Tanja Becker-Bender教授的學生。自2013年以來,她一直在塞巴斯蒂安·施密特(Sebastian Schmidt)教授的課程中學習,並從2016年開始作為碩士生。

在培訓期間,她能夠向著名音樂家(例如Ingolf Turban教授,Akiko Suwanai教授和Carolin Widmann教授)學習大師課程。

她用她的兩種樂器小提琴和豎琴在青年音樂節比賽中獲得了多個第一和第二聯邦獎。在這種情況下,她在2007年聯邦競賽中獲得了德國音樂生活基金會的特別獎。

2017年,她在新城國際春季學院比賽中獲得一等獎和觀眾獎。

自2014年以來,她一直是YEHUDI MENUHIN現在的漢堡e.V. Live Music獎學金的獲得者,並從2015年起由HfMT漢堡職業中心提供資金。

15歲時,她成為聯邦青年樂團的一員,並於2009年以波鴻交響樂團的管弦樂團首席演奏。她是門登室內愛樂樂團的首席指揮,並曾多次作為獨奏家與該樂隊合作演出。卡米拉·布塞曼(Camilla Busemann)自2017年8月起擔任NDR漢諾威愛樂樂團“約瑟夫·約阿希姆·阿卡德米”的學者。

此外,她還熱衷於室內音樂。她演奏許多不同形式的音樂會。 2018年與著名音樂家一起參加了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音樂節。

音樂會日期

2021/02/06 -下午7點

音樂會 im Westflügel der Städtischen Musikschule Menden

Untere Promenade 30

58706 Menden

視頻

與我們聯絡